【马太福音】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一、背景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著者是马太(又名利未),他是税吏,无疑他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,善于写作,又熟悉人情世味。他的家在迦百农;他专于历史、诗歌、教义和犹太人的预言。他用简洁、明顺的文字写作,而且秩序井然。
        著书的日期约在主后60年,大概在基督死后30年。
        他写到基督为王;他的特别读者是犹太人。
        二、题旨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钥节是一1。在本节中可以找到本书之题目与宗旨,拿撒勒人耶稣就是旧约所应许的王,先说到大卫的子孙,后说到亚伯拉罕(献祭)的子孙。
        书中特别着重基督为弥赛亚的职权,基督完全应验了旧约圣经中所预言要来的弥赛亚。虽然如此,但他被拒绝了,所以他在十字架上也应验了亚伯拉罕后裔的牺牲献祭的预言。
        三、主要分段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王向以色列民显现(一至十二);王被拒绝,身为献祭之子走上十字架,复活,升天(十三至廿八)。
        四、本书特征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马太福音是旧新约之间的关键。
        新约共引证旧约有六十多次,单单马太福音就引证了四十多次。
        特殊短句:“应验经上的话”。
        马太所记载基督的家谱是追溯到弥赛亚系派而回到大卫王那里。
        马太记载基督的两大主要讲论:山上训众(五、六、七);与橄榄山讲论(廿四、廿五)。
        马太十三章预言在今世所要发生的事,在那里所说的七个比喻乃是一幅图画。
        五、大纲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⑴王之神奇诞生    (11)王之应许教会
        ⑵王之被神保佑    (12)王之荣耀变像
        ⑶王受约翰之洗    (13)王之明彻讲论
        ⑷王受撒但之试    (14)王之凯旋进京
        ⑸王之伟大宣言    (15)王之神赐智慧
        ⑹王之奇妙神迹    (16)王之可怕拒绝
        ⑺王之预备使命    (17)王之二次再来
        ⑻王之故意被拒    (18)王之被卖预言
        ⑼王之天国比喻    (19)王之十架牺牲
        ⑽王之永远慈怀    (20)王之胜利复活
        六、特殊教训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山上训众应用在:(1)基督的当日;(2)现今;(3)未来的国度里。
        注意王之属性:他的位格,预备、宣传、方针、受难、能力。
        基督受死与复活的记载占马太福音全书的四分之一。
        七、钥义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基督是王。他虽遭拒绝,被钉于十架,复活升天,但他仍然是王,并将要证明他是王。
        马太福音易于诵读。其中的叙述是生动的,描写的淋漓尽致。注意有关时间的字句,将马太与将要发生的事件加以联想。